2021年4月19日,淮阴区科技局局长吴洪高一行来到位于淮高镇刘河村的淮阴师范学院“稻菇轮作”基地进行调研指导,淮阴师范学院科研部副部长许建峰、生命科学学院王新风教授陪同。
吴洪高一行参观了淮师稻菇轮作基地。刘河村党总支书记蒋红军向大家介绍,稻菇轮作高效栽培示范项目是刘河村与淮阴师院学院共同建设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依托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食用菌规模化栽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帮助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教授王新风说,稻菇轮作是一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来源丰富,产量高、成本低,与水稻轮作,可改良土壤,推进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实现稳粮增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大球盖菇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绿色安全。其菌渣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直接翻耕还田,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培肥土壤。”王新风说。
淮阴区科技局局长吴洪高对刘河村走“科技兴农”的道路给予高度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有力支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吴洪高表示,地方将加大该模式的推广力度,给予相应项目支持,让更多农村感受到“科技兴农”的实惠。
据了解,稻菇轮作项目具有以下3个优点,一是适应性强,种植范围比较广泛。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可在4℃-30℃出菇,在淮安大部分季节均可栽培生产;二是秸秆循环利用,有利于绿色发展。“稻菇轮作”露天栽培模式特点是水稻产生的秸秆用于蘑菇栽培食用。每种一亩地蘑菇,可消化15亩地的秸秆,使秸秆变废为宝。等到蘑菇收获以后,将废弃菌棒翻埋入稻田,作为基肥,促进水稻生长;三是项目实施成本低,收益高。稻菇轮作模式下,亩产大球盖菇2100千克,亩产值24000元,亩净利润10000元;亩产稻谷400千克,亩产值3000元,亩净利润1800元;合计全年亩总产值达27000元,亩总利润达11800元,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