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实现淮安更高层次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和引领,根据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坚持把依靠人才作为引领全市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全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总量达46.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4.9万人,高技能人才9.42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6.4%、47.8%、248.8%。
1.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人才强企”工作的意见》、《关于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人才工作“五项行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淮安市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5个暂行办法(说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出台了一批重点人才政策。
2.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拥有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创园、软件园、综合保税区、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等6个国字号创新创业平台,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850家。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19家高校院所在智慧谷设立了研发或技术转移机构。建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淮安分中心和江苏省苏北毕业生人才市场,开办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业务。建成人才公寓3万平方米,发放“淮上英才卡”968张。
3.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对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等项目,全面推进“淮上英才计划”。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89人,省“双创人才”93人、省“双创团队”实现零的突破;引进“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5个、领军人才164人、急需人才1208人;引进紧缺专业本科毕业生2.7万人、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4091人;对接选派省、市“科技镇长团”成员176人,实现县区全覆盖。
4.人才素质能力有效提升。对接国家“万人计划”、省“333工程”等重大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实施市“533英才工程”。全市累计培养省“333工程”人才231人,市“533英才工程”选拔培养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数量3505人。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省、市“科技企业家”分别达到23人、49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达到111人,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8人,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20人。
全市人才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特别是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数量更少,外向型经济、资本运作、金融创投、互联网等专业人才奇缺;人才创新能力偏低,与人才贡献关联度高的专利申请授权、重大科技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发现等指标数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人才投入明显不足,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在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过低,人才资本投入、R&D支出占GDP比重全省倒数;人才发展环境生态不够优化,制约人才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一带一路”、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江苏密集实施,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口红利减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关联度越来越高,人才开放性、流动性迅速增强。今年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央先后召开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人才工作提出相应要求。这既给人才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也给转变人才发展理念、转换人才工作思路、推进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带来了新挑战。
“十三五”也是省委、省政府更大力度推动苏北振兴、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时期。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对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战略红利释放既为淮安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使得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人才作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面临着区域位置优、综合实力强、工作机会多、薪酬待遇高等地区的强大吸引力,使全市的人才工作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
“十三五”也是全市把握转型升级大趋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更大突破的重要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加速优质人才集聚、创新人才培养开发、优化人尽其才环境,打造苏北人才高地提出明确要求。我市持续推进“4+1”现代农业、“4+2”优势特色产业、“4+3”特色服务业加速发展和提质增效,积极策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更加注重南北共建宁淮合作,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迸发出巨大的人才需求,既为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使得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总之,“十三五”期间,全市人才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但是仍处于现实机遇叠加大有作为、内源性动力充沛必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加快发展氛围浓烈,区位、开放、生态和文化优势初步形成,都为人才工作谋求更高层次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持“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构建“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包容开放、运转有效”的人才发展体系,以人才队伍转型升级和人才活力充分迸发推动淮安向更高层次科学跨越发展,为“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全面实现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淮安、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引领。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统筹、盘活社会各类人才资源,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将人才融入发展、服务发展、引领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本地重大发展战略,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促进人才规模、结构、质量与本地创新发展相协调,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人才发展之功,收推动科学发展之效。
——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人才政策、人才资金等发挥最大效益。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推动人才横向和纵向双向流动,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体现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解放思想、勇破陈规、先行先试,增强改革针对性、精准性。尊重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
——扩大人才开放。坚持以开放眼光参与人才竞争,用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人才合作。坚持以更高标准打造“淮上英才计划”升级版,推进“宁淮人才同城计划”等工程的实施。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更具活力,政策制度更具竞争力,环境生态更具吸引力,切实建立起一支“满足需要、保障有力、适度领先”的人才队伍,力争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人才分布、人才效能、人才投入、人才环境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第二方阵,成为集聚众多精英的苏北人才高地,为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1.人才总量。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3.5万人、高技能人才14万人。
2.人才质量。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省“双创人才”累计达到400人,“淮上英才计划”人才超过2000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达到18万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14万人。
3.人才分布。科技创新型和工程技术人才比例达到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5%,国际化、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占比有较大提高,一、二、三产业人才分布更趋合理。
4.人才效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3%。
5.人才投入。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3%,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85%,人才发展资金达到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
6.人才环境。人才创投资金(基金)超10亿元,人才公寓建成5000套以上,人才评价、发现、培养、使用、流动、激励等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才舆论宣传更具实效。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的人才队伍。围绕推动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依托特钢产业研究院、盐化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机构,以及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盱眙凹土产业园、清河清城创意谷、洪泽软件园等科技园区和清河集成电路、清浦生物医药、金湖智能仪表等特色园区,建成国家“千人计划”产业园,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人才。围绕“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推进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创建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培养一批企业创新人才。依托淮安智慧谷、科技广场等人才集聚核心区,发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苏北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等驻淮高校功能,引进培育一批科研创新人才。围绕构建和引导产业跨界融合,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制造业结合,着力培养一批业态创新人才。到2020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市集聚各类创新人才超过6万人。
(二)打造支撑工业强市战略的人才队伍。策应《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打造高层次产业人才队伍。围绕加大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产业链,培育盐化新材料人才队伍,推动盐化新材料产业向高端绿色循环发展。围绕打造延伸发展无缝钢管、大型铸锻件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产业链,培育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人才,推动特钢及装备制造向高端化发展。围绕打造信息终端制造与增强LED外延片、芯片、大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链,培育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终端化多样化发展。围绕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链,培育食品产业人才队伍,推动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围绕动力电池、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人才,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集群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产业链,培育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人才。到2020年,引进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1000名。
(三)打造支撑开放引领战略的人才队伍。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大力培养适应“走出去”需要,具有开放视野、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分类培养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人才资源服务等开放性人才队伍。参与全省“外专百人计划”和“江苏百名现代服务业人才出国培训计划”,选送优秀人才出国培训。组织“走出去”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加大对境外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淮安“五侨”联动功能,加大对海外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淮安分中心建设,发挥“一站式”服务平台和补助资金作用,促进留学回国人员、境外专家来淮开展智力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为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到2020年,全市引进交流外籍专家人才1000名、留学回国人才5000名,培育适应外向型国际化的本土人才1万名。
(四)打造支撑全民创业战略的人才队伍。策应“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抓好初始创业补贴、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支持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海归人才创业,培育集聚一批“众创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对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创办实体满足一定条件的,给予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整合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和后续跟踪等创业服务平台,促进服务资源与创业群体的有效对接。分层分类开展重点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努力提升其综合能力,加快淮商崛起。以提升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领军型企业家,打响“现代淮商”品牌。到2020年,新增私营企业4万户、个体工商户12万户,创业人才增幅江北领先。
(五)打造支撑城乡一体化战略的人才队伍。以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为核心,打造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城乡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围绕构建布局合理、集聚高效、特色鲜明的淮安都市区,引进培养城市发展战略谋划和城市规划人才,建设宜业宜居的中心城市。围绕推动片区组团发展,激活县域发展内生动力,引进培养县域经济发展人才,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引进培养重点中心镇建设人才,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科研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到2020年,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各类人才超过10万名。
(六)打造支撑绿色发展战略的人才队伍。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一支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高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人才队伍。围绕推动生态红线区域管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引进培养一批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人才。围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湿地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整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引进培养一批生态系统修复人才。围绕加强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引进培养一批发展循环经济人才。围绕确定碳峰值时限,对接国际碳交易市场,引进培养一批低碳城市建设人才。围绕开展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推动秸秆还田、污水收集、土壤监测等工作,引进培养一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人才。到2020年,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支撑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才队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以技术骨干、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的“两新”组织人才队伍,大力建设高素质的立法、执法、司法人才队伍和法律人才队伍,大力强化熟谙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各类社会工作人才、青年人才、女性人才和党外人才。
四、重点工程
(一)“智汇淮安”人才引进工程
1.实施“淮上英才计划”升级版。对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实施“淮上英才计划”第二季。围绕全省“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以“4+1”现代农业、“4+2”优势特色产业、“4+3”特色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领域为重点,借助宁淮挂钩合作、大院名校合作平台,加大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到2020年,全市资助引进能够突破全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加快发展的人才团队30个,符合全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领军人才300人,能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急需人才2000人。
2.实施名校优生引进计划。深度挖掘淮安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建立淮安籍在外学子信息库,继续实施“蜜蜂引才”计划,通过政策倾斜和经济支持,鼓励更多淮安籍优秀毕业生回淮工作;推进高校院所来淮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促进与园区、企业对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专项引才活动,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集中赴相关高校院所、引才基地进行专场招聘。依托教育部淮安留学分中心、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引凤工程”等平台,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合作,积极推进国际人才的交流合作。到2020年,引进海外留学及国内大院名校本科以上人才3万名以上。
3.加强高端智力柔性引进。深入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等顶级人才智力资源,举办“海聚千人·智汇淮安”助推淮安主导产业升级发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引进“蓄水池”作用,柔性引进一批国内外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外脑”。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采取咨询、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智力。继续从高校院所选派教授博士到我市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努力扩大省科技镇长团选派范围和规模,到2020年实现省、市级科技镇长团乡镇和园区平台全覆盖,每年选派成员100人以上。
(二)“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工程
1.实施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对接国家“万人计划”、省“333工程”,突出基础性、本土化、高端化,继续推进淮安市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创新培养思路和方式,注重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加大人才项目资助力度,加强学术技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大淮安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到2020年,选拔培养国家、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50名左右、全市一流的中青年学术技术拔尖人才300名左右、全市行业内知名的学术技术骨干人才3000名左右。
2.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项目。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企业家,重点选拔培养一批企业主营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引领作用强的企业家型高层次科技人才。定期参加省、市人才办牵头组织的赴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高端培训,持续给予项目、金融、财税支持等综合服务,通过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等平台对省、市“科技企业家”进行个性化培育和扶持。到2020年,培养集聚企业年销售超亿元的“科技企业家”100名左右,其他科技型企业家不少于400名。
3.实施党政人才强化培养项目。注重宁淮合作,在苏宁集团建立党政人才培训基地,组织赴苏宁总部开展思维创新专题培训交流,组织各类专业人才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忠良书院等高端培训机构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党政人才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专业化能力。推进青年党政人才素质培优工程升级版。实施新一轮与省级金融机构互派人才挂职、宁淮合作互派人才挂职,选派青年人才到中科院系统、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广东、浙江、苏南等发达地区挂职,常态化推进市、县区青年人才到基层镇、村挂职。活化社会优秀人才选用方式,进一步探索完善高层次人才储备培养模式,并深入向县区、开发园区拓展。
(三)“筑巢引凤”载体建设工程
1.推进高端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区与高新区融合发展,推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创园、软件园、综合保税区、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等6个国家级载体建设,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积极推进省级淮安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推进淮安盐化新材料、盱眙凹土、清河创意、洪泽软件等8个省级科技产业园争创省级高新园区,力争中兴智慧产业园、清浦生物医药、清河光电、施河教学具等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建成省级科技产业园区。强化宁淮合作,加强与南京江北新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对接,合作建设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等协同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到2020年,确保实现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省级高新区达到2家,省级科技产业园区达到15个左右。以促进与企业对接为重点,加快智慧谷建设,到2020年,入驻高校院所研发机构50家,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个,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500项,集聚创新创业人才5000人;科技广场集聚骨干科技服务机构40家,建成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2.推进企业各类研发载体建设。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鼓励骨干企业牵头参与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支持中科院盱眙凹土中心等有条件的产业公共研发机构成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业研究所或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95%以上,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累计达到1200个,力争国家级、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3个、150个。
3.加强各类众创园区建设。支持建设创业大学、创客学院,鼓励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等互联网企业设立以互联网为主要业务载体或服务领域的众创空间。在科教资源密集、创业企业集中的地区建设一批众创集聚区。重点以国家级众创空间清城创意谷为引领,推进全市科技人才创业园建设,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健全“创业导师+种子资金+专业服务”孵化模式,着力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加快集聚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加强对各地孵化器考核,实行达标、升级激励措施。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15家高成长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达到3家;建成35个众创空间,形成5个左右具有明显特色和一定影响力的众创空间集群,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园区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家以上;各类众创空间集聚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人以上。
(四)“宁淮同城”人才融通工程
1.创新人才合作体制机制。积极争取省人才办工作支持,主动对接南京市人才办,实施“宁淮人才同城计划”,成立专门联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职责和考核奖惩制度;推动区域人才服务一体化机制,建设“宁淮人才同城服务网”,共享两市人才资源库、职业信息库、档案库、人才政策法规和相关人事人才资讯等信息,探索互认互通人才“创新券”、“购房券”等政策,打破两市人才创新创业障碍壁垒,实现两地政策资源共享;共同探索实施人才“飞地”政策,结合产业转型和转移进程,对于南京市相关产业相对饱和的人才,可通过派驻、培训、远程服务等手段,优先向淮安转移,淮安在税收分成、用地配套等方面提供便利。
2.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依托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打造“宁淮人才创业基地”,为宁淮两地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孵化场所,以及政策咨询、成果转化、融资、法律、人力资源、产业推介等各项服务。到2020年,引进100个以上投资超千万元的人才创业项目落户;围绕两市同城化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发挥对口部门作用,每年选派主导产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类人才100名以上,互派到共建园区、对口企业、高校院所挂职交流。实施“人才周末工作室”项目,南京市牵头引导重点产业人才和专家利用周末时间,对淮安重点企业进行专业服务和技术指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并建立本行业领域的人才梯队。
3.联合开展重点人才活动。整合资源,积极联合组织开展相关人才活动。联合开展人才工作调研,根据需要,两市人才办抽调专门人员,成立联合调研组,每年开展3次以上省内外人才联合调研工作,加强宁淮人才引进、培养、服务信息的互通互融;联合组织人才培训,实行“人才+产业”的培训模式,两市围绕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需求,采用轮流或合作办班模式,每年举办2次以上高层次人才联合培训班,促进人才沟通交流;联合举办宁淮人才招聘会,以各自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为重点,互相支持配合,每年在宁淮两地不定期举办专题招聘会4次以上,推进宁淮区域内人才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宁淮人才资源与生产要素有效结合。
(五)“现代淮商”企业名家工程
1.壮大骨干企业家队伍。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组织龙头骨干企业家跨地区、跨国境参观、交流、培训。鼓励本土企业家积极参与省“万名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千名EMBA培养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鼓励企业家二次创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淮商品牌影响力。搭建企业家恳谈会平台。畅通参政议政渠道,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营造全社会“尊商重商”的良好氛围。
2.提升中小企业家层次。采用“送出去、请进来”模式,积极组织参加省内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管理研修班等各类培训,加强与知名培训机构的合作,帮助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依托各类教育资源,有质量、有实效地开展学位、学历、研修、论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组织赴知名高校参加优势特色产业高级研修培训班。加强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的对接转化,五年内市外培训超2000人次。举办县区企业上市融资培训班,帮助提升资本运作水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引导企业选择最佳融资途径,帮助实现多元化、多渠道融资。
3.强化青年企业家培育。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工商管理学院合作,每年组织50名青年企业家学员,采取“班级化+小组化+学期制+实战性”的教学管理模式,由高层次专家学者提供战略决策、资本运作、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实战训练等授课内容,锻造一支骨干青年企业家队伍。重点关注拟在淮创业的各类青年人才,加强“新生代商会”、“淮安市青年商会”等组织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每年筛选50名各领域精英,提供资金帮扶和“一对一”的创业辅导,培育“现代淮商”未来领袖群体。
(六)“蓝领精英”技能工匠工程
1.强化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面向全市重点行业和主导产业,健全劳动者职业培训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在终身教育和促进就业创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造就新常态下的技能型劳动大军。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创办社会教育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快提升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到2020年,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所有技能岗位职工都应得到至少一次职业培训。对当年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和相应培养单位给予补贴。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健全激励政策,突出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在国家职业标准统一框架基础上,采取考核鉴定、考评结合、业绩评审等方式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
2.强化职业技工院校培养的基础作用。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的融合,统筹生源、师资及设备等资源,统筹专业(工种)设置和建设,引导院校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提升职业、技工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市职业院校“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职业、技工院校和重点骨干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构建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鼓励引导职业、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建企业实训基地,通过在线服务、窗口指导等,促进职业、技工院校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3.提升政府促进培养的引导激励作用。大力宣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到202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力争达到14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600人。强化技能竞赛在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中的引领作用,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每两年举办一届“淮安技能状元”大赛,全市各类竞赛项目每年不少于30项,其中市级一类竞赛项目不少于10项。对在市“技能状元大赛”中获得企业职工组前三名选手和学生组前三名选手及其指导教师分别给予激励。推进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举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和为参加国家、省级技能竞赛组织开展选拔赛的,根据竞赛职业(工种)、参赛选手人数、竞赛职业工种材料成本费用等因素给予补助。每年评选10名“淮安市企业首席技师”、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择优推荐申报省企业首席技师和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七)“德艺双馨”文化淮军工程
1.加快集聚高层次文化人才。以“双名工程”为抓手,拓宽引进优秀文化人才的“绿色通道”,积极引进一批文化名家,公开招聘各类急需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吸引全国优秀文化人才来淮发展,不断充实文化队伍,完善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办好国际智力运动会。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留住人的环境再造机制,将淮安建设成区域文化人才高地。到2020年,新引进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500名。
2.培养一批重点文化人才。提升省“五个一批”、省“333工程”和市“533英才工程”文化人才比重,实施“文化菁英”、“小梅花”、“小长荣”艺术新秀等培养项目,加强地方戏传承人培养。加快推进淮海戏传承基地、西路淮剧传承基地和京剧荀派艺术传承基地建设,每年对国家、省、市三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类分批培训。组织实施“一二三”文艺人才培养推介活动,评选出10名文艺领军人才、20名优秀文艺家、30名青年后备人才。推进广电系统构建精通业务、精通经营和名采编、名主持、名技师、名创收为领军的“两精四名”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非公文化人才,鼓励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优秀人才以合作、兼职、顾问等方式进入文化产业。
3.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市文化艺术学校等培训力量,建立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基地,提升基层文化骨干综合素质,重点举办“德艺双馨”培训班,两年内轮训一遍全市基层宣传文化人才。定期选派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到基层举办专题讲座,创新培养机制,探索政府购买地方文艺团队服务,支持和壮大民间文化工作者队伍,结合“结对子、种文化”的工作方式,系统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民间挂职工作,培养民间文化人才。创设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集中培养优秀非遗传承人。
(八)“学在淮安”教育名师工程
1.大力培育教育领军人才。出台《淮安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加大对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建立完善“四级两平台”教育领军人才培养机制,以特级教师培养为核心,形成骨干教师发展梯队,培育一批高素质教育领军人才。到2020年,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拥有20名省内知名校长(园长),200名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0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0000名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作用,推进每个县区主要学科都有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占比30%,教师队伍发展总体水平苏北领先。
2.实施高层次海外引智计划。引进高水平学者和管理专家,提高外籍专任教师比例。建好用好加拿大淮安教师海外培训基地,到2020年,参加国(境)外培训教师比例达5%以上。加大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引进国际优质课程,开发符合国际公认标准、适合淮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校本课程。加强双语教育、多语种教学和国际理解教育,支持学生赴海外留学、参与科研、见习实习,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3.建设现代职教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围绕服务区域产业的现代化专业群,强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现代学徒制为主的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覆盖所有师生的创新创业平台。到2020年,分批建成约15个类别、25个左右与我市主导、新兴和特色产业深度对接的现代职教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并举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分别达75%、85%以上。
4.深化教育对外合作。与国内外先进教育资源合作办学,集聚一批名师来淮,提升本土教师素质。加强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重点拓宽宁淮教育合作,深化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外国语学校等知名学校教育战略合作,建好淮安台商学院。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专业举办中外合作品牌专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国(境)外友好学校,到2020年,全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中小学校比例达15%以上。
(九)“健康淮安”杏林名医工程
1.加大名医引进力度。瞄准上海、北京等医学高地,积极招引国际国内一流的医学领军人才和专家团队,重点引进院士及全国副主委以上的学术型专家,打造一支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名医队伍。强化专场人才招引力度,引进培养硕士及以上医学人才,大力引进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人才。到2020年,全市卫生计生系统高层次医学人才实现“332”目标,即:副高以上职称医学人才3000名、博士研究生医学人才300名、硕士研究生医学人才2000名。
2.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全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新进岗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以全科医生为重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每年选派100名医学骨干赴海(境)外进修学习。加强培训基地管理,办好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士进修基地),重点培养合格的高级护理人才和临床实用型人才。到2020年,每所三级医院建立1-2个国际医学教育培养基地,每所二级医院建立1-2个国内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完善名中医评选制度,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设名医名家工作室和学术流派工作室。办好中华医药五千年“六大名家”传人淮安峰会,提高淮安中医药文化品牌影响力。到2020年,建成1个省级中医临床研究中心、5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培养5000名基层卫生人才和全科医生。
3.推进重点专科(学科)和交流平台建设。新建1-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新建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新建15个以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深化对口支援,每所三级医院支持受援县级医院打造1-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办好国际医学论坛、院士论坛,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医疗技术。持续推进与北京、上海、港台等地区医学合作力度,特别注重宁淮合作,强化与南京医科大学的合作,到2020年,建成苏北临床医学院。
(十)“美丽乡村”田园名农工程
1.加强农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现代农业战略规划、农村资源综合利用、乡村文化旅游策划建设等复合型领军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指导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实施农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引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科研领军人才;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研究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中青年农业科研骨干;建设院士、博士后工作站以及产学研创新各类平台,集聚和培养研发人才。到2020年,全市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0人、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创新人才总量达1600人。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农技人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实施农技推广骨干培训计划,加快农技推广人才知识更新;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合作,“订单式”培养农技推广大学生人才,毕业后回淮定向就业,切实优化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结构;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到2020年,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1.5万人,其中乡镇以上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6000名、村级农技员4500名、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技人员4500名。
3.加强农村管理服务型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农业企业经营者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定期选派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赴境外或国内先进地区参观考察、访问研修;在农业生产服务的关键职业领域,探索实行职业准入;建设农村服务型人才培养基地。到2020年,全市农村管理人才总量超过4000人,达到平均每村一名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农村服务型人才总量达5万人。
4.加强职业化农民队伍建设。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和农民创业兴业培训,提高职业生产技能、经营水平和创业兴业能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田和现代农业经营能力;实施新型农民学历教育工程,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全市农村职业化农民队伍达8万人,其中种养加能手6万人、农村经纪人1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8000人、农业企业经营者2000人。
五、体制机制改革
(一)建立法治高效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
1.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推动人才立法,强化依法行政,推进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制定、监督保障等职能。建立市级科技人才项目管理平台,加强科技人才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信用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和规范各类人才审批和收费事项,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消除对各类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全面落实国企、高校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改进事业单位编制和岗位管理模式。
2.优化提升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营造高效透明的服务人才公共政务环境,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效能和质量。建立健全全市人才大数据库,建设“人才服务E中心”,分析了解人才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并明确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深入实施“1+15”人才服务政策,发挥“淮上英才卡”综合服务功能,让人才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银行金融、交通住房等各类便捷服务。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鼓励支持发展专业化高端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服务职能。
(二)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引进机制
1.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实行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入推进各级各类专项引进计划,敞开大门,不拘一格,大力集聚海内外人才资源。对紧缺急需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采取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科研人员,所需经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调控范围。积极落实国家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放宽条件、简化程序、给予相关待遇等政策,帮助引进人才解决签证、出入境、居留、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整合人才引进管理服务资源,优化机构与职能配置。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方法。聚焦产业引才,重点围绕市、县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集群,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依托产业链和大项目分层次、成建制地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聚焦以才引才,鼓励在淮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参与,吸引集聚更多的海内外人才。聚焦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企业、高校院所加强海内外人才智力交流合作,柔性集聚创新型人才。聚焦社会引才,引导猎头公司等社会人才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招才引才作用。
(三)建立符合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
1.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持。加强全市重点产业、重要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协同驻淮高校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大力实施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推行项目经理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经理)更大的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充分发挥科技引领、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的先导作用。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普惠性支持,在科技、人才、卫生、教育等领域设立专项,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引导有条件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淮从事博士后研究。
2.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开展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培养试点,推进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为主的培养、培训模式。健全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四)建立更加注重实效的人才评价机制
1.突出人才分类评价。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项目评价制度。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适当延长评价考核周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注重根据职业特点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等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2.改革职称评定制度。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职称评定中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不将论文等作为限制性条件。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清理减少准入类职业资格并严格管理,推进水平类职业资格评价市场化、社会化。放宽急需紧缺人才职业资格准入。
(五)建立充分激发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
1.着力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主动对接南京,建立宁淮人才合作“绿色通道”,促进南京创新创业人才向我市流动。完善全市人才动态监测和预警,建立竞争有序、统一规范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2.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积极拓宽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支人才队伍流动渠道。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改进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支持驻淮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科技镇长团中的科研人员到我市企业创新或领头创办企业,对经单位同意离岗创新创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保留3年人事关系,工龄连续计算,离岗创业期间纳入专业技术职务年限计算。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和发展一线流动的意见,提高基层和发展一线人才保障水平,使他们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
(六)建立更能体现价值的人才激励机制
1.支持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高校、科研院所等项目承担单位。强化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导向,高校、院所机构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允许按不低于50%的比例,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转化团队等作出重要贡献人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我市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健全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容错机制。研究制定《关于知识产权强市的工作意见》,建设淮安市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强行政执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衔接,打造知识产权“零侵权”城市。
2.推进人才股权期权分红激励。促进人才以专利、技术、管理、技能等作为资本参股,对在企业拥有股权的引进人才,符合条件的,直接认定为“淮上英才计划”、市“533英才工程”相应层次人才,享受有关政策扶持,优先推荐上报国家、省人才工程。每年支持50家以上企业对人才进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探索实施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对不适宜实行股权期权激励的采取薪酬改革等其他激励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激励收入时,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六、组织实施
(一)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制度,专题会办人才工作重大事项;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抓人才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道)、园区主要负责人向上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述职制度;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机制,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好各类人才。理顺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方案;健全各级人才工作机构,选优配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提升专业化素质。
(二)进一步改进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以“人才+”思维推进人才工作,建立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月度、季度办公会议,常态化会办、推进人才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示范和引领引导的牵头抓总作用,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增强部门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定期举行高校院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密切校地合作,加强人才、信息等资源互融互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对重点人才工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三)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考核力度。坚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合理设置考核权重。探索实施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双招双引”共赢考核机制。进一步发挥县区人才工作主阵地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县区高层次人才工作和科技人才强企工作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地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并做好考核结果的运用,形成鼓励争先的工作导向。探索实施对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类园区的考核机制,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灵活确定考核目标,促进相关成员单位和园区板块更好地推进人才工作。
(四)进一步强化人才投入保障力度。各地按照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本级公共财政状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安排人才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行资助经费后补助和“资金改基金”制度,到2020年财政投入后补助、拨改投、拨改贷、拨改保等方式资助占比50%以上。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特色机构和科技小贷公司等新兴科技金融组织,扩大淮上英才创投公司等人才基金规模,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人才项目支持力度。开展“高薪招聘紧缺高端人才”专题活动,对企业引进高端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才给予薪酬补贴。鼓励企业按销售额0.6%以上标准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民间团体和个人以多种形式支持和参与人才投资,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人才投融资体系。
(五)进一步激励宣传优秀人才典型。构建政府激励为导向、企业等用人单位激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激励为补充的人才荣誉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人才强企”示范企业评选。依托《淮安日报》“淮上英才”专栏、广电全媒“创客空间”等媒介,加强全市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推广成功经验、典型做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人人争作贡献、人人立志成才、人人呵护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舆论导向和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