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8年7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为淮阴师范学院。
中心以完善我国教师教育理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宗旨,以主体协同为研究聚焦,重点围绕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政策、教师教育协同培养共同体建设、教师职前培养协同模式创新、教师职后培训协同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致力于创造良好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研究环境,引进、培育和聚集优秀学者,积极开展高水平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2018年7月以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单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单列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课程·教材·教法》等本学科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5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中心持续开展“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开放课题、后期资助课题及专项课题立项建设工作;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召开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变革研究国际论坛等学术会议;加强社会服务,中心完成的《完善区域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决策咨询建议》,先后获得省教育厅副厅长、淮安市市长批示;中心同淮安、宿迁等苏北地区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机构协同创新,指导中小学开展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面向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立项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专项课题11项。
研究方向
1.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政策研究。
本研究方向涉及四个具体内容,即:(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2)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政策比较研究;(3)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政策的创新研究;(4)我国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政策的支持系统研究。
2.教师教育协同培养共同体建设研究。
本研究方向涉及四个具体内容,即:(1)教师教育多元协同机制创新研究;(2)教师教育协同培养的院校协作共同体建设研究;(3)教师教育协同培养的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4)教师教育协同培养的双向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3.教师职前培养协同模式创新研究。
本研究方向涉及六个具体内容,即:(1)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标准研究;(2)师范生生源质量优化研究;(3)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变革研究;(4)师德养成协同教育研究;(5)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协同培养研究;(5)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协同创新研究;(6)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协同构建研究。
4.教师职后培训协同模式创新研究。
本研究方向涉及五个具体内容,即:(1)教师职后培训协同需求的调查研究;(2)教师职后培训协同的目标研究;(3)“教师发展学院”的协同共建研究;(4)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协同创新研究;(5)教师职后培训协同的实施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