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创新团队 > 低维材料的设计、性能及应用研究团队
低维材料的设计、性能及应用研究团队

团队概况
以仲慧教授为带头人的“低维材料的设计、性能及应用研究”创新团队入选2009年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该研究团队依托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无机化学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以及校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化学学科,通过多年的方向凝练和发展,围绕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化学、材料、化工等研究背景的教授博士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团队成员1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并分别于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获得博士学位,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中,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次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有9名成员分别被聘为南京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培养博士、硕士生30余名。

研究方向

团队针对低维材料中的基本科学问题,以理论为指导,以功能为导向,利用小分子、高分子、生物分子等多种构筑基元,设计和合成了具有特定动能的低维材料,在低维材料的功能化、性能及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低维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面向环境治理的表面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低维超分子材料的组装与性能研究。在低维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方面,通过功能纳米材料设计、合成和表面修饰,合成低维功能材料,研究其在药物控制释放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不同类型温敏性纳米材料对药物的靶向递送和控制释放,为该类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构筑生物分子/纳米材料的纳米界面,研究蛋白质和酶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机制和生物电催化性能。在面向环境治理的表面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中,以材料表面的功能化改性为手段,设计制备新型光催化材料、吸附材料及功能膜材料,并开展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在低维超分子材料的组装与性能研究中,以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光电功能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低维超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构性关系研究。通过有机化合物及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构建结构独特、性质多样的超分子体系,运用量子化学方法和现代结构分析手段,研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带头人简介
仲慧,女,19657月出生,江苏沭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江苏省化工学会分析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江苏省低微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分析化学专业教学和功能材料及生物分析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各1项。在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Macromolecul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Carbohydrate PolymersTalantaAnalytical Bio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7项。曾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淮安市科技进步奖、淮安市优秀专利等。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团队带头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第一层次学术技术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